
考研的区别主要是报考资格,医药市场营销是一个新开设的交叉学科,对临床医学的知识要求不太高,但是有些学校要求报考该专业的同学具有临床医学的学科背景,即就读医学相关专业,本科阶段学习相关的课程。而普通市场营销很多都不受专业背景的限制,跨考很常见,所以考研能报回正常的市场营销。
个人意见:同时考选调生和事业编,这两个时间不冲突。
市场营销和临床医学相比,市场营销比较好就业。就临床医学而言,对于个人的学历以及知识面要求很高,学医需要勤奋、认真、一丝不苟、发文章等压力。市场营销(Marketing),又称为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MBA、EMBA等经典商管课程均将市场营销作为对管理者进行管理和教育的重要模块包含在内。
市场营销和市场营销学的区别如下: 内容不同:市场营销主要关注市场营销活动的实践操作,而市场营销学则是以理论研究为主,关注市场营销规律及其应用。 研究方法不同:市场营销借助市场调查、营销策划、广告等方式进行实践操作,而市场营销学则是通过理论分析、案例研究以及实证研究等方式进行研究。
考试科目少: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只有外国语和学科综合两门,考的基本都是上课所学内容,试题难度不大,通过率较高。分数线固定:两门考试科目的满分均为100分,及格分60分,学员成绩达到及格分数即可通过考试。
医药市场营销:是指医药组织通过同他人交换医药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管理过程。医药市场营销学的重点:应用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又称为市场营销组合,是指企业在选定的目标市场上综合运用各种市场营销策略和手段,以销售产品,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策略组合。
医药市场营销学是市场营销专业和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本书对当前医药管理体制和医药市场进行深刻剖析与研究,试图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市场营销学的理论框架、研究对象和方法论体系。
《医药市场营销学》分为五大部分、18章。从医药营销的基本知识、医药营销策略制定的理论基础;到医药营销策略;如何做好医药营销的计划、组织和控制;药店营销、医疗服务营销、网络营销和医药国际市场营销以及医药营销伦理。
医药销售是市场营销的一个分枝,就业前景自然也不错,出来有着不错的就业前景,医药销售还有着自身的一些优势,比如,医药是反复消费品,不像家电等耐用消费品,销量需要不断的开拓市场,医药销售一但开发出属于自己的市场,用心维护好了,就会源源不断的获得收入,会越做越轻松。
培养目标:培养符合市场需求,有创新能力,熟悉医、药知识,掌握营销学基本理论与实际技能,有较强外语能力的复合型、实用型医药营销人才。
医药市场营销学课程是以市场营销学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结合医药行业的实际特点,研究医药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以及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一门学科。
1、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强调基本的理论知识、思维方法和实践技能,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国情的先进性和教学适用性。《医药市场营销(第2版)》供医药市场营销、国际贸易、药学等专业学生和教师以及从事医药营销的人员使用。
2、全国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规划教材之一的《医药市场营销(第2版)》详尽介绍了医药市场的核心内容。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共计12章,旨在为学生和专业人士提供全面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技能。
3、全国医药职业教育药学类规划教材的药用物理学部分详细介绍了各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 流体的性质 第一节探讨了静止流体的压强、表面张力,以及球形液面内外的压强差和毛细现象,还介绍了表面活性物质的概念。第二节讲解理想流体的流动,涉及稳定流动、连续性原理,以及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实例。
4、李会军主要参与了以下几部学术著作的编撰与出版,内容涵盖了生药学、现代生药学、生药学实验与指导以及中药制剂分析等多个领域,为医药学教育与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生药学》(李萍主编,全国医药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ISBN 7-5067-3220-3),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年。
《医聊》作者安迪·法兰,一名美国精神病科医生,书评4分。此书从医生视角出发,剖析医药代表与医生之间的互动方式、思维模式及处方习惯,帮助医药代表了解自身所需素质与销售技巧。02 《做自己的教练——医药代表的五把利剑》作者仲崇玉,有20多年跨国企业医药代表经验,书评1分。
医药营销领域的专业书籍《医药代表实务》(第五版)是上官万平编著的一部实用指南,它作为依耀企业管理咨询丛书的一部分,深入探讨了医药行业的营销策略和实践技巧。这本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行业洞察和实战经验。
《药品营销原理与实务》,作者章蓉,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6-1出版。 本书立足于实际,对近年来药品营销领域出现的许多新现象、新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在内容编排上,对国家医药政策法规、药品进基本药物目录、医保、药品招商技巧等进行了重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