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硫氰酸汞是一种高毒性物质,其急性毒性表现出显著的危害性。大鼠口服LD50为46毫克/公斤,小鼠口服LDL0为25毫克/公斤,显示其毒性分级属无机二级毒害品。在职业标准中,规定了空气中的允许浓度为汞0.1毫克/立方米的TLV-TWA,以及0.15毫克/立方米的STEL,以限制暴露风险。
2、健康危害方面,硫氰化汞对呼吸道、眼和皮肤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可能导致灼伤,并可能通过呼吸道、皮肤吸收引起中毒。长期接触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对肾和皮肤造成损伤,引发口腔炎及牙齿松动等症状。环境危害则体现在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尤其是对水体的污染。
3、硫氰酸汞在工业中也有所应用,常被用作电镀行业中的镀层材料,以及在玻璃制造、颜料生产等领域。值得注意的是,硫氰酸汞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安全规范,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从分子结构来看,硫氰酸汞是由汞离子(Hg2+)和硫氰酸根离子(SCN-)构成的化合物。
使用剧毒化学品必须有两人记录成分和种类。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目录的规定,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在购买使用时,必须经公安机关审批备案,单位在购买剧毒化学品后在使用时必须有两人以上详细登记使用的目的,使用的时间,使用的数量,做到账目相符,以备公安机关检查。
其次,双人记账要求两名保管员共同记录危险化学品的进出情况。这样可以形成双本账,便于核对和追溯,防止因单一记录可能出现的错误或遗漏。双人双锁则是针对危险化学品储存环节的重要措施。专用仓库的进出库房门必须配备两把锁,分别由两名保管员持有。只有当两人同时到场时,才能开启或关闭仓库门。
1、免疫治疗的毒性管理旨在确保患者在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时,能有效管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欧洲临床肿瘤学会指导委员会(ESMO Guidelines Committee)制定了“免疫治疗的毒性管理:ESMO诊断、治疗和随访”临床实践指南,旨在为免疫治疗的广大病友提供参考。
2、免疫治疗的副作用可分为常见和罕见两类。常见副作用包括皮肤毒性、消化道毒性、肝毒性和肺毒性。皮肤毒性是最常见的副作用,约1/3的患者会出现,但多数情况下症状轻微。消化道毒性表现为腹泻,需注意结肠炎等并发症。肝毒性一般在治疗开始后6-14周出现,而肺毒性中的肺炎发生率不高,但需警惕。
3、第一,皮肤毒性。这是最常见的免疫相关副作用,1/3 患者都会遇到,但绝大多数都比较轻微,容易管理。其中斑丘疹和瘙痒较多,而苔藓病、湿疹、牛皮癣之类也可能发生。不管什么程度,一旦出现,应该找医生治疗。第二,消化道毒性。这也是很常见的免疫治疗副作用,20% 左右患者会遇到,其中腹泻最常见。
4、使用PD-1抗体常见的毒性包括皮肤毒性,甲状腺毒性,胃肠道毒性,肝毒性,肺毒性等等,最严重的是心脏毒性,它的使用需要严格的监控和不良副反应的规范管理。但我要仍然要强调一下,相比化疗,甚至相比很多靶向药物,PD-1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整体副作用发生率较低,大家不用过于恐慌。
该指南主要阐述ICH中关于基因毒性物质的定义、管理和评估。它是管理并控制药物中基因杂质的原始文件来源。内容包括基因毒性物质的列表。此文件来源于ICH官网,中文版本由Google翻译提供。以下是中英文对照版本,原始英文文件可下载。
ICH Q3A(R2)和Q3B(R2)提供了大多数杂质的定性和控制指南,但对DNA反应性杂质的指导有限。M7(R1)旨在补充ICH Q3A(R2)、Q3B(R2)和ICH M3(R2)的指导原则,强调在保证安全性和质量风险管理的情况下,制定致突变杂质的限度来控制致癌风险。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7年6月加入ICH,并在2020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中添加了《9306遗传毒性杂质控制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的内容要求与ICH M7基本一致。
此指南聚焦于基因毒性杂质物质的评估和控制,旨在限制可能的致癌风险。它详细列出并阐述了ICH中涉及的基因毒性物质,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原则。本文件来源于ICH官方网站,中文版本由Google翻译提供。文件为中英文双语对照,方便不同语言背景的读者理解和使用。下载链接位于下方,以便读者获取完整资料。
指南强调了新用途环境管理的实施,已列入《名录》并实施新用途环境管理的化学物质,用于非允许用途的工业用途时,需进行登记。此外,物质被判定为高危害物质时,进入《名录》后,所有未取得登记证的用途均需进行登记。
依据《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办法》及其《指南》,判定新化学物质的P、B、T属性是登记工作的关键,决定登记所需数据及管理要求。做好此类属性的判别鉴定,对于新化学物质的环境管理至关重要。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行为,科学、有效评估和管控新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聚焦对环境和健康可能造成较大风险的新化学物质,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办法。
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分为常规登记、简易登记和备案。新化学物质的生产者或者进口者,应当在生产前或者进口前取得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常规登记证或者简易登记证(以下统称登记证)或者办理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备案。
1、安眠药属精神药品,由医生出处方,一般不得超过三天用量,也不得委托生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可以自行生产药品,也可以委托药品生产企业生产。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第三十五条 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实行特殊管理。
3、安眠药属于二类精神药品,国家已严格限制销售。一般情况下,您只能在医院或药店凭处方购买,医生开具的处方才能让您买到。一次购买量通常为5-6片,足够3天使用。不过,一些私人诊所可能会无视这些规定,但仍会因为法律风险只给您提供3天的药物量。
4、而且如果不具备相关资质,是不能经销安眠药这类药品的。故意购买此类禁药恶意给他人使用 ,涉嫌故意伤害罪,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六十一条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经营企业通过网络销售药品,应当遵守本法药品经营的有关规定。